关于特殊性岩土问题的处理意见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10-08  阅读:957次

 关于特殊性岩土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关于特殊性岩土,在勘察报告中建议分两部分表述:

  1、列章节放在不良地质作用之后,主要描述特殊性岩土在本场区的种类、分布情况;

  2、可不列章节在岩土工程特性中评价其工程性能,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二、荆州地区特殊性岩土包括填土、软土、膨胀土、混合土、残积土、污染土。

  1、 填土

填土普遍分布在各建设场地的表层,或山地丘陵填方区;

填土勘察应包含以下内容:①调查地形、地物的变迁、来源、堆积年限的堆积方式;②查明分布、厚度、物质成分、均匀性、密实性和湿陷性;③判定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当填土底面坡度大于20%时,应验算其稳定性;

当需要填土作为持力层使用时,应采用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评价其均匀性和密实度,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2、 软土

软土普遍分布与一级阶地中上部、二级阶地的表部和低洼地带;

软土应重点查明其分布情况,特别是其所在的微地貌形态、与塘、滨、沟、坑的关系;

软土宜采用静力触探为主的勘探手段;

当涉及挤土桩基、基坑工程(包括降水),应特别考虑其影响;涉及水泥土的处理时应查明有机质含量。

  3、 膨胀土

膨胀土主要分布在高阶地(大多在二级阶地);

膨胀土勘察应结合地质测绘进行,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①是否是坡地场地?②是否存在浅层滑坡?

膨胀土勘探点布置宜结合微地貌布置,取土孔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在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取土间距不大于1.0

膨胀土的土工实验应测定自由膨胀率、膨胀力、收缩系数;

当使用其作为多层建筑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时,应按照GBJ112的规定进行评价;

当其直接接触地下室构造底板时,应明确要求结构设计考虑其膨胀力对地下室构造底板的影响。

  4、 混合土

混合土多分布于山前岗地;

混合土的重点是正确定名;

勘察的重点是查明水平、竖向分布的均匀性,与下伏基岩的接触关系,涉及边坡时应重点研究其水稳定性。

  5、 残积土

残积土多分布于山前岗地后缘;

勘察的重点是查明分布的均匀性,与风化基岩的接触关系,应重点研究其中的可溶盐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6、 污染土

污染土一般分布在废弃工厂、垃圾填埋场等;

污染土场地勘察应重点查明污染源、分布范围,为污染土的处置、修复提供参数,为建筑材料的防腐提供依据;

对特别严重的污染土场地应进行专门的研究。


上一篇: 关于基坑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下一篇: 我所组织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办事指南    官方论坛    管理

湖北江汉施工图审查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5
 
 ICP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497号-1
京公网安备42100202000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