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拔桩配筋设计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6-01 阅读:976次 |
关于抗拔桩配筋设计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目前我市工程设计中抗拔桩主要用于地下室的抗水浮力设计,均采用混凝土桩。抗拔桩一般情况下同时兼有抗压桩的功能,所以我司图纸中一般称作“抗压兼抗拔桩”。我这里主要谈一下其作为抗拔功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们注意到,任何构件的设计均应按照承载力和正常使用两个极限状态考虑。对于抗拔桩来说,其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表现就是桩身构件完好无损而桩顶变形量超过规范要求(一般为100mm)即竖向抗拔承载力的问题或者桩身钢筋受拉屈服不能继续承载即桩身强度(承载力)的问题;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要是考虑控制桩身混凝土的拉应力及控制桩身裂缝在容许范围内,因为抗拔桩桩身一般处于地下水环境,裂缝宽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耐久性,所以控制裂缝的问题就是保证耐久性的问题。
1、 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问题:关于抗拔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08桩规》第5.4.5和5.4.6条给出了明确的理论计算公式,一般都结合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我这里主要谈一下桩身强度(主筋的配筋量As)的问题。《08桩规》第5.8.7条给出了抗拔桩按照轴心受拉状态考虑的桩身强度计算公式:N≤ fyAs+fpyApy,在目前我们的工程应用中,一般都采用的是普通非预应力钢筋,因此该公式简单表示为:N≤fyAs;也就是说,拉力设计值全部由桩身纵向钢筋承担。所以很简单的,用这个公式可以算出一个桩身主筋配筋量As,保证桩身钢筋强度满足要求。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问题即桩身裂缝控制的问题:前面提到,由于抗拔桩长期处于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类别的不同,规范给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裂缝宽度控制要求,从而保证桩身钢筋的耐久性即保证构件在正常使用期内(设计使用年限50年)能正常发挥其承载力。实际上,控制裂缝的问题就是控制钢筋应力的问题,即主筋配筋量As的大小问题。《08桩规》第5.8.8条对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给出了具体的规定,由于我们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不需要在桩身中设置预应力钢筋(与环境条件有关),所以我们一般按照《08桩规》第5.8.8-3条并结合《混规》验算裂缝宽度,也得到一个主筋的配筋量As.
3、 桩身主筋配筋量As的确定:显然,桩身钢筋的配筋量应取前面两种极限状态下计算结果的较大值,通常情况下,桩身钢筋的配筋量As是由裂缝宽度控制的要求决定的。
4、 桩身箍筋的配筋量:对抗拔桩来说,其箍筋的配筋量一般均为构造要求。 |
上一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管理的通知(鄂建办〔2014〕92号) |
下一篇: 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解释管理办法》的通知(建标[2014]65号) |